我大明二皇孙,开局挣下一亿两

荀焱

都市生活

永乐十年,金陵,皇宫外。 “呼,五年了,终于回来了。” 看着金墙碧瓦的皇宫,朱瞻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419章:收复九州,普天同庆!

我大明二皇孙,开局挣下一亿两 by 荀焱

2023-5-12 21:46

  “夫君,好了!”
  寝宫中,赵灵儿带着其他几女,为朱瞻圭穿着繁杂的礼服。
  当最后的冕冠戴在头上,赵灵儿往后退了几步,上下打量了一下丈夫,眼中露出骄傲和幸福。
  “嗯!”
  放下伸开的双手,朱瞻圭缓缓睁开了眼睛,看着眼前同样盛装的妻妾,深吸一口气,走上前拉住赵灵儿,对的几女道:
  “俗话说得好,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,都离不开贤良淑德默默相助的妻子。”
  “我今天能有如此成就,少不了你们几个的默默相助。”
  “今天的这荣耀,有我的一半,也有你们的一半。”
  赵灵儿胡善祥几女听到此言,眼前微微一红。
  只有她们知道丈夫有多么不容易。
  自打全面战争开始,她们的丈夫就没有睡个一个好觉。
  每天都忙到深夜。
  有时候刚躺下,外面只要有人呼唤,就立刻起来又去忙碌。
  甚至有一次三天三夜没睡觉,一直在跟大臣们商量事情,讨论前方战事。
  国家大事几女也不敢插嘴,只能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一切,照顾好老的小的,准备好营养的食物,为丈夫补充体力,让丈夫少操点心。
  “哈哈,这大喜的日子,哭什么都别哭了。”
  朱瞻圭伸手一一给身边的家人擦掉眼角的泪水,随后对着几女点了点头,几女整理了一下心情,跟在朱瞻圭身后大步的走出了寝宫。
  门外数百名宦官宫女侍卫静静的等待。
  当朱瞻圭一脚踏出门,所有人拜倒在地三呼万岁。
  朱瞻圭微微颔首,在两个太监的搀扶下,登上了自己的龙撵。
  后面的赵灵儿几女,也在贴身侍女的搀扶下,登上了自己的座驾。
  “起驾!”
  随着小太监一声呼喊,抬撵的小太监抬起朱瞻圭,伴随着宫廷礼乐,往太和殿而去。
  而在太和殿之前,无数官员勋贵正在静静的等待。
  整个大殿前彩旗招展,各处角落都摆放着美丽的花朵。
  “呼!终于结束了!”
  队列之前,于谦看着人头涌动的太和殿广场,忍不住轻呼了一口气,发出了一声感叹。
  旁边的张辅,闻言哈哈一笑。
  “是啊,终于结束了,我这身老骨头也可以休息休息了。”
  “休息?”
  于谦看了他一眼,“我看你还是再等等吧,这刚结束,后面还有一大堆事情,没个一年半载,别想着休息。”
  张辅脸上的笑容一僵,苦笑的摇了摇头。
  旁边几位大佬级的人物,看着交谈的二人也是满脸笑意,不过在这笑容之中,却夹杂着一丝羡慕。
  眼前这两人,功劳大过天了。
  张辅身为此次作战总参谋,各个战役的计划,都是他亲自制定的。
  可以说大明能取得如此胜利,这十层功劳对方至少要拿两层。
  如此大的功劳,可以说是古今罕见。
  很多人都在猜测,皇上要怎么封赏张辅。
  毕竟对方已经是英国公了,这几乎已经到头了,老朱家又不想给活着的人封王,所有人都在暗暗猜测,对方到底会得到什么样的赏赐。
  至于旁边的于谦,他们倒是已经肯定了。
  太子太傅,加武英殿大学士,封护国公。
  眼前这于谦才多大呀?
  跟着皇上才混了几年,这直接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,一跃成为国公。
  这些成就,有些人几代人忙碌都达不到吧。
  对于周围那羡慕的目光,两人也没在意。
  至于朱瞻圭封赏他们什么,他们其实根本就不在乎。
  他们二人已经得到想要的了。
  那就是名传千古的名声。
  甚至毫不夸张的来说。
  在武将这个阶段,张辅已经达到可以封神的地步。
  古代那些武将确实利害,可又有哪个能指挥军队占领整个世界。
  张辅现在可以毫不谦虚的拍着胸脯大喊,上下五千年,能达到这一步的武将,只有我张辅一人。
  说实话能得到这种成就,别说封王什么的了,就是现在死了,张辅心中也没什么遗憾了。
  至于于谦,那就更没什么想法了。
  他对钱财官职爵位什么的并不怎么在意,他心中怀揣的是天下百姓。
  如今天下百姓安康,富足美满,他心中那点小抱负早已经满足了。
  至于担任兵部尚书,带领军队打遍全世界,这个成就完全就是顺手来的。
  不过其实他心中挺感激朱瞻圭。
  如果当初没有朱瞻圭的提拔和培养,恐怕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倔强的小书生。
  当然了,还有他的堂妹。
  没有堂妹当年的搭桥牵线,他也不可能认识朱瞻圭。
  好家伙,这家伙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年他来到京师,并非是他堂妹向朱瞻圭推荐他。
  而是朱瞻圭,因为他才要了他的堂妹。
  不过想想也是。
  朱瞻圭没说过这事,于清瑶也没在意过,于谦不清楚是很正常的。
  “咳咳,你们两个让让,给我这个老头子留点位……”
  就在二人闭目养神静静等待的时候,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。
  两人回头看去,就见头发已经全白的夏原吉,在儿子的搀扶下,笑呵呵的看着二人。
  “您怎么来了?不是让您在家好好养身体吗?您要是再病倒了,陛下就该怪我们了。”
  一看是这老头,于谦吓了一跳,连忙上前帮忙搀扶。
  “呵呵,大喜日子我哪能在家里坐得住,再说这也有我的功劳,我要是不参加,死都不瞑目。”
  夏原吉笑呵呵的让自己的儿子回到站班,跟走过来也要扶他的张辅点头打了声招呼,在二人的搀扶下,来到了队伍最前面。
  这一场世界之战,要说最累的人,那莫过这位户部尚书了。
  几百万军队的装备补给,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。
  为了不耽误前面军队作战,这老头愣是拖着年迈的身躯,没日没夜的工作。
  前几天当前线的好消息传来,这个老头哈哈大笑了几声直接昏了过去。
  如果不是太医们拼命抢救,估计这老头这两天就要发丧了。
  “唉,终于结束了,这回陛下就拦不住老夫休息了。”
  看着庄严的太和殿,夏原吉忍不住得意的笑了一声。
  “呵呵呵……”
  旁边的于谦等老臣都笑了出来。
  这老头伺候了四代皇帝,后面的两代他都闹过退休。
  结果后面的两个皇帝都不同意,一直把他留在任上。
  而且从老爷子开始,都对这个老头都格外的宠爱。
  这些年整个户部的官员换了好几茬,这个老头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,屁股连动都不动。
  为此还有人说了句调侃,铁打的夏原吉,流水的户部郎。
  “是啊,终于结束了,您老人家也可以好好休息了。”
  扶着他的于谦笑着附和,随即想起了一个消息,忍不住关心道:
  “我听说你老人家打算帖木儿地区看看,那里可是苦寒之地,您这身体恐怕适应不了啊。”
  “是啊老夏,那个地方可艰苦了,你这身体我怕你去了回不来啊。”
  张辅也是连连相劝。
  “你们不用说了,我意已决。”
  “皇上是在那里没的,我陪了他一辈子,听说皇上走之前还念叨我,我不去看看,我这心放不下。”
  老爷子,朱胖胖,朱瞻圭,三代皇帝中,夏原吉要说在心中最感激的人是谁,那莫过于老爷子了。
  因为是对方把自己提拔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。
  如果没有老爷子当年的提拔,恐怕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。
  当初他听说,老爷子在走的头一天晚上还念叨他,他心里难过了很久,埋怨自己没有陪在皇帝身边。
  所以如今退休了,他打算去老爷子驾崩的地方,好好的看看,跟不知道有没有离开的老爷子说说话。
  这件事他跟朱瞻圭说过。
  朱瞻圭也劝了几次,最后见实在劝不了了,只能暗自决定,派人好好照顾着,不能让这位大明的肱骨之臣,死在远离家乡的地方。
  “唉!”
  听到夏原吉提到了老爷子,张辅也微叹一声,拍了拍夏原吉的肩膀。
  “咱们两个一起吧,到时候也有个伴。”
  夏原吉点了点头,三人继续看着大殿的方向静静的等待。
  不单单是在太和殿之前。
  紫禁城之外也人山人海。
  密密麻麻的百姓,一个个盛装打扮,手举着各种小彩旗和小的大明旗帜,在士兵们维持秩序中,静静的等待着。
  各县城,各村庄,所有村民今天也没有劳作,同样坐在大喇叭下面静静的等待。
  而在不远处,还有一些青年摆放的爆竹,等待着待会儿好消息的到来,好点燃爆竹。
  在世界各地的,各个方面军,除了分配在各地值守的军队之外,纷纷集结在了一起,静静的看向了点将台,耳朵竖着老高,等待着广场各地放的大喇叭传出声音。
  时间缓缓流逝,当时间到达吉时。
  安静的喇叭中,突然响起了庄严的宫廷礼乐。
  “立正!”
  执勤官一声高喊,盘膝坐在地上,静静等待着士兵们,哗啦一下集体起身,面向军旗方向庄严肃立。
  “皇上驾到,太上皇驾到,皇后娘娘驾到,太后娘娘驾到,太子殿下驾到……”
  一个洪亮的声音,从喇叭中传出,向所有士兵宣告着来人的身份。
  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  虽然他们看不到皇上,但所有士兵还是整齐的三呼万岁。
  太和殿之前。
  官员们看着坐在龙撵上,缓缓而行的朱瞻圭,纷纷拜倒在地,口呼万岁。
  在朱瞻圭的身后,还有一脸微笑的朱胖胖,以及赵灵儿和朱瞻圭的老娘张氏。
  至于其他皇子和其他嫔妃,则是没资格从中间御到上行走,而是在到达门口之时,就下了车轿,从两边而过。
  在一声声万岁欢呼中,朱瞻圭表情平静的下了龙撵。
  冲着众官员们微微点了点头,走到老爹朱胖胖身边,搀扶着老爹,往大殿前方的御台而去。
  赵灵儿同样扶着一脸慈容的张氏,跟在了两人的身后,往上而行。
  四人来到准备的御台前,朱瞻圭来到一排话筒边,微微抬手。
  “诸君平身!”
  朱瞻圭没有说诸位爱卿,是因为他的话面对的不单单是众位大臣,还有士兵以及天下百姓。
  “谢陛下!”
  所有人跪拜谢恩,慢慢的站了起来。
  随着众人站定,张辅和于谦大步向前,各自从怀中捧出了一张夹着红纸的奏本,高高举起。
  “臣,张辅于谦有本要奏!”
  朱瞻圭看向二人微微点头。
  “准奏!”
  两人互望一眼,打开手中的奏章,整齐念道。
  “臣叩请圣安!”
  “继永兴三年起,我大明为收回上古九州,百万大军,齐出家门为国争战。”
  “历时两年半,经历无数血战,无数儿郎战死疆场,于三日前正式结束收复战争!”
  “即那日起,上古九州再次归入我炎黄之家。”
  “我等终不负皇上所愿,天下所愿,先民所愿,完成陛下朝廷天下百姓所交付的任务。”
  “臣二人代表四大方面军,正是向陛下,向朝廷,向天下百姓,交命!”
  “恭贺陛下收回九州,臣等为陛下贺,为大明贺,为天下贺!”
  早就等待的臣子们,再次的拜倒在地,口中高声恭贺。
  神情平静的朱瞻圭,听完了二人的汇报,脸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。
  虽然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,但每次听到这方面的汇报,他都忍不住心中一阵狂喜。
  来到这个世界30多年了,他也已经是奔四的人了。
  不但靠自己的努力,改变了大明的命运,还让大明成为了这个世界唯一的国家。
  朱瞻圭相信。
  有自己打下的完美基础,后世子孙只要不出现败家子,会带着这个星球继续前行。
  说不准几百年后,大明会直接跨入星际时代,成为横跨宇宙的文明之一。
  当然了,这也只是他往好的方面想。
  也有可能会没有了外部压力,后世子孙们集体摆烂,直接躺平摆烂。
  不过朱瞻圭也没办法。
  儿孙自有儿孙福。
  后世子孙会做到哪一步,会发展成什么样,他是真的管不了了。
  他已经做了该做的事,完成了该完成的任务。
  后世子孙是死是活,全靠他们自己努力了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